054野史未必假-朱元璋为何血洗功臣(3)-文本歌词

054野史未必假-朱元璋为何血洗功臣(3)-文本歌词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第五十四集 咱们书接上回 接着往下说 在长达十年的胡惟庸案中 一共牵连到了一位公爵和二十一位侯爵 被杀者超过了三万人 在本案当中 虽然说有一些武将丢了命 但总体上来说啊 朱元璋的重点打击对象是文官 这是因为在朱元璋的认知里 武将就是要比文官更可靠 这和他夺取天下的方式有关系 如果是和平夺权的改朝换代 那么文官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一些 在新政权中的话语权自然就更高 但我们反观朱元璋 他是乱世起家 是以武力统一天下的 你看他老人家的年号啊 叫做洪武 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你瞅啥啊瞅你咋的的这种豪横气息 对于功臣团队中的武将和文官 朱元璋不能说是双重标准吧 也称得上是厚此薄彼 虽然大明开国功臣当中排名第一的韩国公李善长是个文官 但是受封公侯伯爵的主体那是武将 朱元璋更信任也更亲近的还是武将 他着力培养 打算留给儿子接着用的 也是这些武将家族 老朱那是苦孩子出身的 打小到大没少被贪官无力欺压 他虽然在建国称帝的过程当中重用了李善长 刘基还有宋濂等这些读书人 但是从骨子里头对这帮知识分子是没什么好感的 比如当时有个大臣叫如太素 学问一流 满腹经纶 给朱元璋写奏折随随便便都是一万字儿起步 而且各种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铺垫半天也不说个正事儿 看得朱元璋是十分的头疼 于是朱元璋就让人把这如太素抓来打了一顿 哎 没错 就把大臣摁到这个地上当众打屁股的 这种停葬制度 那也是朱元璋手上发扬光大的 后来有一次宫中举办宴会 朱元璋和卢太素喝酒的时候 来了一句 金杯同如饮 白刃不相饶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什么呢 说工作做得好 美酒配佳酿 工作干不好 砍你没商量 那如此严苛的绩效管理制度 再黑心的资本家看了呢 都要流泪啊 这就是朱元璋 对你好的时候 绝对是要好透了的 让你死的时候 那也绝对是得死透了 高情商的讲法叫爱憎分明的真性情 低情商的说法就是左右横跳的二极管 给这样的老板打工 实在是再恐怖不过的事情了 据说当时有很多的官员上班都跟上刑场一样啊 把每一次通勤之路都走出了皇权之路的既视感 朱元璋杀人虽多 但他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也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杀人而杀人 随着朱元璋改革中央官制的目标实现 随着有威胁的文官大佬的凋零 胡惟雍案似乎也可以结案了 朱元璋也准备封刀了 毕竟这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太子朱彪这时候也成长起来了 等朕一闭眼 这江山就交给太子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 这接力棒还没交呢 跑下一棒的人就提前退赛了 公元一三九二年 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 三十八岁的朱标去世了 一下子就打乱了朱元璋所有的安排 朱元璋首先得思考一个问题 这大明的新继承人 是选儿子还是选孙子呢 如果要选儿子 那选谁呢 如果选孙子 又要选谁 明代的史料一直说朱元璋本来是想立燕王朱棣的 只不过被小人给搅黄了 这个说法虽然有往朱棣脸上贴金的嫌疑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 朱棣的确是朱元璋剩下儿子里头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一个 如果朱元璋想在儿子中选一个新的太子 大概率是会选朱棣的 不过 朱元璋最终呢 没有选择任何一个儿子 因为朱元璋需要形成规矩 而嫡长子继承志 就是他这个开国之君必须给后人立下的榜样 玄武门之变中夺权上位的唐太宗的确是个难得的好皇帝 但是他也给唐朝树立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榜样 唐代后来出现那么多夺敌争位的烂剧情 光类似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宫廷政变就有四次之多 这就是因为一开始的这个规矩没立住 朱标虽然早死 但是他毕竟留下了后代 嫡长子的血脉并没有断绝 如果说朱元璋在其他儿子中挑一个立为新太子 那本质上也是废长立幼 这既坏了规矩 也容易引起其他儿子的不满 埋下内乱的隐患 所以 他在大臣们的建议下 决定还是先立这个嫡长孙为继承人好 到了这一步了 咱们看似乎这问题已经是明朗了 但其实并没有 因为谁才是嫡长孙 哎 这也是一笔乱账 这朱彪的原配妻子常氏 是开平王常玉春之女 次非吕氏 是太常四卿吕本之女 常氏在洪武七年的时候生下了长子朱雄英 吕氏在洪武十年的时候生下了次子朱允文 一年之后 常氏在生产的时候遭遇难产 母死子存 朱标的第三个儿子朱允通出生了 四年后 嫡长子朱雄英夭折了 要按理说 他弟弟朱允通应该是嫡长子 可问题就在于 常氏死了之后 次非吕氏就成了正妻了 所以朱允文也算是嫡长子 那朱允文和朱永通这俩兄弟 到底谁才算是这朱彪的嫡长子呢 这个问题把朱元璋给折腾坏了啊 头疼了许久 咱们再看此时的朱元璋 已经六十多岁了 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从容去安排一切了 所以他最终就立了年纪更大的朱允文为皇太孙 也就是下一任的皇帝 看着孙子呢没被成年人世界毒打过的天真模样 朱元璋只觉得这心好累呀 儿子朱彪在他眼里头 那是个读书读的有点上头的软性子 但怎么说也是年近四十的成年人了 在老朱的锻炼下 也有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 有威望 有团队 能控制得住朝堂和军队 也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但是再看眼前的这个啊 少年郎 那真是经验阅历威望要啥啥没有啊 完全就是看成败 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可惜 留给朱元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只能紧急的调整原有的计划安排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孙子的接班搞定一切的隐患 所以 胡惟庸这个案子 还远没到彻底结案的那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