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野史未必假-魏延真的有“反骨”吗(2)-文本歌词

032野史未必假-魏延真的有“反骨”吗(2)-文本歌词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第三十二集 咱们书接上文说魏延一下子成了北伐军司令部的总参谋长 升官了 当了开路先锋了 打这儿以后 魏延一直是作为诸葛亮北伐的一个重要的助手 那是参与了无数场的战斗 战功赫赫 尤其是在公元二百三十年的时候 在面对曹魏方面的反扑时 那魏延受命率领着一支部队是深入羌中地区 大败曹魏雍忠刺史郭淮和后将军废药 后来魏延又会同友军 大破了司马懿率领的曹魏主力 斩首三千级 缴获了大量的物资 也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因为功勋卓著 魏延官拜前军师 征西大将军贾杰 领汉中太守 受封南郑侯 前军师啊 仅次于诸葛亮所担任的中军师啊 那可以说官衔非常的高了 在这里呢 咱们要跟大家说一下贾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 很多听众朋友可能头一回听说 在那个时候 皇帝呢 不可能事事公亲啊 什么事儿他都到现场去呢 不现实 所以呢 必须得指派人代刑 就是代他行事 但是这个人空口无信呢 所以啊 以节为凭 这个节就代表皇帝的身份 凡是持有节的使臣 那就代表着说皇帝亲临一样 象征着皇帝和国家 他可以行使权利 再加上魏延南郑侯的身份加持 那相当于是一个县侯啊 也是蜀汉侯爵系统当中的最高级别了 所以我们翻开魏延的履历 就能够发现一件事儿 他一直奋战在抗击曹魏的第一线上 那对于蜀汉的忠诚 向来是无可置疑的 像什么脑后有反骨啊 这些完全都是胡编乱造 所以哪怕魏延恃才傲物 谁也不服 同事关系就算处的一塌糊涂 很多人还是认为他就是他诸葛亮的接班人 但是很多人呢 并不代表着所有人 你比如说同为诸葛亮左膀右臂的杨怡 他就和魏延两个人是势同水火 杨怡做过关羽的公曹 做过刘备的尚书 之后呢 还担任诸葛亮的丞相参军 主要是负责一些筹备北伐的后勤工作 要说起杨怡这个人呢 他的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 把后勤这些个事儿安排的那是明明白白的 也是诸葛亮最信任的幕僚官员之一 自打这诸葛亮一没了 杨怡呢 就自认为说自己自历老能力强 觉得应该由自己来接替诸葛亮的班儿 所以呢 他可是从来不惯着胃炎的毛病 那真是一见面就掐呀 不见面也骂 哎 反正就是你看我来气 我瞅你着急 每一次只要是这二位凑到一块 那肯定是吵个没完没了 激情兑现到高潮的时候 魏延就拿着刀剑在杨怡脑袋上比比划划的 杨怡他打不过魏延呢 就只能蹲在墙角哭的是鼻涕眼泪一大把 哎 每一次都是费一坐在两个冤家中间 左边劝右边哄的 这才不至于让局面闹得太难看了 说杨怡和魏延这两个人的矛盾 那在当时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甚至这事儿都传到了东吴孙权的耳朵里 一直到诸葛亮死 都没能成功的调解这俩人的矛盾 那么对于诸葛亮而言呢 他既需要杨怡的后勤调度 又离不开魏延的前线指挥 所以他只能是化身端水大师 哎 哪边也不偏袒 哪边也不得罪 只求这两位活宝别耽误北伐就行 但是啊 人算不如天算哎 一切都因为一场诡异的秘密军事会议改变了 在公元二百三十四年 蜀汉建兴十二年秋 传说中的六出祁山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史书中记载说 诸葛亮从岐山出兵伐魏 仅有两次 而六出岐山的说法呢 是出现在小说三国演义中 但实际上 诸葛亮对魏发动的进攻战呢 是有五次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 那么六出祁山也渐渐的成了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在临终之前 诸葛亮秘密的召集了长史杨怡 司马费一 虎军姜维等人啊 就安排一些撤军的问题 但是却单单的把冲在战斗第一线的魏延给落下了 诸葛亮留下了一个很神奇的遗名 简单的概括就两句话 第一句 传令先锋魏延断后 主力撤退 第二句 如果魏延不听话 主力照样撤退 这在事实上就造成了魏延的断后 总而言之就是无论如何 主力都得给我撤 至于魏延嘛 哎 你爱咋咋地 哎呦 说这就很奇怪了 此时无论是杨仪也好 费仪也罢 或者是姜维 在官阶地位上都不如魏延高 事关北伐主力撤军的重大问题 说为什么魏延这个军界二号人物会被排除在参会名单之外呢 甚至说 连魏延抗命不尊的预案都给安排好了 难道说他诸葛亮神机妙算 已经预料到魏延有谋反之心不成 其实他诸葛亮也不想这样 可是他却必须得这么做 说 为什么呀 因为在这一刻啊 诸葛亮的主观意愿和蜀汉的客观实际产生了严重的错位 可这怎么回事啊 你看 从资历 军功 地位上来说 魏延那都是最有希望继承诸葛亮权利的人 但是诸葛亮却从来都没把魏延当做自己的接班人 在诸葛亮的心中 合格的接班人是谁呢 是蒋婉 费一 姜维那样的能够领会自己战略意图 能够体会自己良苦用心的人 而反观魏延呢 却从来都不是诸葛亮战略路线上的追随者 甚至可以说 两个人的思路完全的就是南辕北辙 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 魏延提出了一个子五股奇谋 在当时 从汉中北伐曹魏 是要穿越秦岭的 这其中最东边有一条路线 叫做子午道 是通往关中政治经济中心长安最便捷的一条路 魏延主张要率领精兵五千 快速的穿越子午谷 长途奔袭 夺取长安 然后诸葛亮再带领着主力部队跟进 进而占领关中西部 但是身为主帅的诸葛亮却认为 他魏延的这个提案呢 太过凶险了 这子午谷虽然说在长安的正南方 但是山路狭窄 路况狭忧 非常容易遭遇意外 不如老老实实的走西边的岐山 平推陇右地区 这样呢 十拳必克而无余 稳扎稳打 哎 才更安全一些 这大领导一发话 把自己的提案给否了 这要是换做一般的人呢 肯定得举双手赞成啊 就再也不提这茬了 但是魏延不行 哎 魏延一向是自视甚高啊 他始终都认为说自己的策略那才是正确的 之后的每一次北伐 魏延都要带领一支偏师 要搞一波闪电战 但是呢 每次都被诸葛亮给否了 对此 魏延也是诸多的怨念 多次对诸葛亮的过于谨慎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所以 纵观整个蜀汉 敢喷诸葛丞相说打仗不行的 也就只有魏延了 其实 在这一刻呀 魏延的反 就已经注定了 只不过呢 不是谋反 而是相反 逆反 或者说叫违反 要说魏延呢 还真是终究不懂这丞相的心呐 当然 咱们后世呢 也有很多人认为说 如果一开始就听魏延的子五股奇谋 这大汉没准儿早就复兴了 其实他诸葛亮呢 不用魏延的子五谷奇谋 并不在于说这个冒险的计划能不能实现 而是说 即便子午谷奇谋成功了 这北伐也不会成功 这就是战役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区别了